2)第0469章 举朝哗然_理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接崩溃逃散,整个大宋百万大军,竟无人前来勤王,最后不过一两个月,堂堂富甲天下的北宋,就灭亡了。

  一个富庶的王朝,在没有大的天灾,内部还算安稳的情况下,灭亡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只怕整个华夏历史也找不到第二个。

  若是在军队之中搞改革,行变法,将无用之人全部剔除,无用之部门全部裁撤,那起码要节约一大半的军费,而且战斗力还能提高。

  但军队牵扯到的事情往往是最敏感的,稍有不慎,那就是天下大乱,故而赵昀对军队没有动手,而是推行耕地到户法,义务授课法,通过这两个新法来积攒声望实力,至于军队,只能慢慢来。

  赵昀缓缓睁开眼睛,对魏了翁道:“卿家所奏之事,朕知道了,然新军官军牵涉之事太多太杂,还需从长计议,朕心中有数,卿家不必担忧。”

  魏了翁抬手,道:“陛下,此事关系我大宋江山之千秋万代,还请陛下谨慎处置。”

  说完,魏了翁便退回本班。

  而后其他朝臣也出班奏对,这些官员说的不过都是些寻常政事,没什么特殊,赵昀全部一一当庭处置了,直到那学部尚书陈隆之的奏本一出,让整个朝廷炸锅,人人惊骇。

  只见陈隆之出班奏道:“陛下,臣奏请全国推行火葬,水葬,以节省土地,利于土地多样利用,还请陛下恩准。”

  此言一出,朝廷百官人人惊骇,个个不可思议的看着陈隆之,神情严肃。

  华夏子民,特别是汉家百姓,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大多便奉行入土为安的理念,这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且合乎天道人伦,自是无可非议。

  火葬虽然也古已有之,但却并不普遍,只在个别地区有,零星分散,远远没有形成规模。

  后来随着北宋灭亡,宋廷南迁,人口增长,土地有限,故而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便越发的突出,以至于许多活着的百姓没有土地耕种,而许多坟头却又占据着肥美的土地,因此,火葬的观念便开始发芽,孕育而出。

  陈隆之也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一理念的人,早在赵构建立南宋时,便有官员上奏,言道土地贫瘠,人口却日渐增多,若行土葬,便无故占用大量土地,且一年多过一年,于国于民皆是两难,希望朝廷下旨推行火葬,以节省土地,利于耕种。

  不过这样的观念委实是惊世骇俗,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且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违背,如果强行推行,只怕要天下大乱,所以这样的建议便被搁浅,由百姓自愿选择,官府不加干涉。

  现在陈隆之旧事重提,不知道他为什么提起此事,目的何为?也不知赵昀会如何处置?

  百官肃然,纷纷将目光看向赵昀,期待他的回答。

  赵昀对陈隆之的奏本也是有些惊讶,没想到他突然会上这样的折子。

  赵昀对陈隆之问道:“卿家何故上这样的折子,可是有何难以解决之事?”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