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8章粮票危机的核心问题_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工资的兑换通道。

  再被高田阳乃发现了粮票的金融价值,进一步改造成了今天的金融体系。

  大藏长安是一步步看着粮票走到今天,特别是武家义理促进会贪腐窝案爆发之后,更让她暗自痛定思痛,研究过粮票这个新生事物。

  所以,圣人今天的问题对大藏长安而言,可以说是高考最后一题以前做过,真特么的压中了考题!

  这要是还做不到让圣人满意,大藏长安干脆收拾行李回老家演猿戏去吧。

  在确定了圣人的态度之后,大藏长安也是能沉住气,继续说道。

  “有圣人在位,天塌不下来,我等下属只需要放手施政,解决具体问题,替圣人分忧即可。

  堺港之乱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斯波土仓的挤兑。

  大量粮票回流,冲击到斯波土仓,因为高田阳乃大人手中缺乏足够的硬通货,无法立即完成兑现,这才闹得人心惶惶。

  想要稳住粮票体系,就必须先解决挤兑。”

  义银点点头,大藏长安的确是个明白人,一眼就看出了粮票体系的核心问题。

  即便是现代社会的储蓄银行,也禁不起挤兑,因为非商业银行的传统银行业做的就是低价吸储,高价放贷的利差生意。

  储蓄是负债,放贷是利润,两者之间的差价就是银行的赚头,为了增加盈利,银行一定会大比例使用杠杆。

  现代银行业的杠杆通过成熟的金融体系,普遍能够达到十倍左右的杠杆,所以一旦发生挤兑,任何银行都承受不起。

  一比一的储蓄,放大到一比十的杠杆,只需要十分之一的资金出现挤兑,银行就会被掏空,出现信任危机。

  而在这个中古时代的岛国,高田阳乃建立的粮票体系更加简陋。

  无法通过现代金融体系增加杠杆的她,其实是通过一种最原始的办法实现杠杆,那就是滥发货币。

  粮票体系经过几次波动之后,兑换已经稳定在面值一石的粮票可以兑换一石糙米的市场价值,也就是一比一。

  但为了筹集斯波织田大战的军费,高田阳乃滥发粮票,事实上在市场中的粮票数量,远远高于斯波土仓应付兑换的储备金。

  粮票与金银铜钱粮食等硬通货的真实比例,可能在一比二,甚至一比三。

  这点资金杠杆在现代银行业看来,属于健康到不能再健康,但在中古时代的岛国,却能让粮票体系随时被挤兑到崩溃。

  为了分担风险,高田阳乃制定了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限制北陆道商路股票,斯波地产等斯波资产只能使用粮票交易。

  大量超发的粮票在股票与地产交易市场流通,等同于挖了一个存放粮票的备用蓄水池,限制这些粮票兑换冲击斯波土仓。

  只要股票和地产稳定升值,粮票持有者就会安心拿着粮票在市场中交易。

  而粮票在股票地产的每一次交易,都被高田阳乃额外收取交易费用,作为粮票提供者的管理费用。

  兑换粮票赚取铸币税,市场交易收取交易税,等于是高田阳乃赢两次,双赢的她不发财,谁发财?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