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建设江南(三)_抗日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国仁第一个到达的地方,是嘉定县城,这里刚刚经历过战火的洗礼,虽然经抗日救国军将士和当地百姓,全力抢修,仍有下不少战争遗留下的痕迹。

  被子弹打的满目疮痍的墙壁和建筑,被炮弹炸的支离破碎,化为废墟的房屋院墙。

  不过,主街道上的各种废墟,已经被清理干净。

  徐国仁乘坐装甲车,在千余名警卫部队的簇拥保护下,行驶在大街上,沿途的百姓纷纷避让。

  不过,当他们经过的时候,人群中许多百姓都自发的向他们注目行礼,以示尊重。

  百余辆军工卡车组成的庞大车队,浩浩荡荡的在嘉定城内的主街道上自西向东的走了一遍。

  最后从东门出城,然后绕城而行,当时的嘉定周围还是一片荒芜,既无高速公路,也没有四通八达的绕城高速高架。

  唯一的交通要道,应该是沪杭铁路和公路,值得一提的是公路也不是后世那种水泥沥青铺装路面。

  而是经过夯实的泥土路面,晴天的时候还好,可供车辆正常通过。

  一旦阴天下雨,或者遇到风雪天,这些道路就会变的泥泞不堪,到那时别说汽车了,就算是人徒步,也变的崎岖难行起来。

  而重达几十吨的坦克装甲车,更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机动性。

  抗日救国军的坦克装甲部队,之前之所以能够机动起来,那是靠着有得力的舟桥和工兵部队为他们提供各种后勤保障。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再加上德式坦克的性能稳定,才得以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日本侵略军,当时没有成建制的大规模坦克装甲部队。

  其实在日军部队中,除了一些老牌甲种师团拥有一定数量的汽车等现代化交通运载工具外。

  许多师团,还都是挽马制师团,许多的辎重武器运输,都要靠驮马和骡子来完成。

  没有足够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空军优势又因为救国军的强大地面防空火力而无从发挥。

  自然也就没办法制裁和抗衡救国军坦克装甲部队了。

  但是,要想发挥出机械化部队真正的战力,还得拥有良好的交通环境。

  比如二战期间的德军,因为欧洲有着远超东亚的发达交通网络,所以德军的闪击战战术,才得以发挥。

  最简单的是法国,他们国内有着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马奇诺防线失效后,德军装甲部队快速推进,很快就占领了巴黎,进而征服了整个法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法国发达的交通状况,也加速了德军灭亡他时间。

  由此可见,发达的交通网络,有多么重要。

  除此之外,发达的交通网络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作用,那就是将大幅度的提升物资,人员调配和运输能力。

  以上是道路交通对战争的作用,而对经济,畅通发达的道路,也有着绝对好处。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