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胁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边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中间有个小内海马尔马拉海,而南部的则是达达尼尔海峡。

  临近爱琴海的达达尼尔海峡的入口,也是奥斯曼人防备外敌从海上入侵的前沿,并在这里构筑了炮台,除了他们自产的滑膛炮外,还部署了十多门从楚国进口的155毫米前装铁制滑膛炮。

  然而这段海峡的宽度是有三四千米宽呢,同时这年头的滑膛炮有效射程可都不咋地,很难彻底封锁这么宽阔的海峡。

  就算是奥斯曼人配属在海峡入口,进口自楚国人一百五十五毫米口径的铁铸大口径前装滑膛炮,大概相当于西式三十二磅火炮的这种前装滑膛炮时代里的重炮也无法封锁海峡入口。

  虽然该炮的最大射程号称可以达到四千米……但实际上有效射程远远没有这么多,地面部署打击固定目标的时候,发射实心炮弹有效射程也就一千五百米左右,更远的话精度会急速下滑,同时炮弹动能就无法保障了。

  而且奥斯曼人装备的这款进口自楚国的155毫米滑膛炮,只能发射实心炮弹或者土制劣质榴弹。

  实心弹先不说,这玩意奥斯曼人自己也能搞,但是榴弹的话,楚国人从不对外出口榴弹,哪怕是原始的木制引信的榴弹,楚国人也从来不出口……

  因为榴弹这玩意对楚国人自身也具有比较大的威胁,同时这东西还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也不用担心那些土著自己搞出来便宜好用的榴弹。

  圆球形的早期榴弹,原始的引信没啥难度,木制弹托土著更能手工搞,但是预制破片的弹壳可就不是那些土著们能够搞定了,手工打造极少数自然是没问题,然而想要大规模生产那是想都别想。

  而炮弹这东西,不能够大规模量产和没有也没啥区别!

  土著搞不出来预制破片弹壳,只能搞普通铁铸弹壳,这打出去的榴弹爆炸后,顶多就是炸成几个大片的碎片,无法形成大片细小的破片,杀伤力很有限的,具体的可以参考清朝的威远将军炮。

  这玩意就是个小号臼炮,发射的就是早期的火绳引信的榴弹……

  威力嘛,在十七世纪用其实还凑合,不算落后,同期欧洲人的臼炮顶多也就这样了。

  用来打其他火器不咋地的敌人比较好用,但是对面如果火器也比较厉害,那么野战基本没啥用,只能用在固定目标的攻坚上。

  所以当代的欧洲土著,他们其实能搞臼炮,也能够搞榴弹的,但是技术太渣,搞出来的榴弹对楚军没啥威胁……所以就会出现很有意思的局面,大楚帝国的武器出口生意里,卖臼炮但是不卖炮弹……让很多土著都相当无语,你都不卖炮弹,我要你的臼炮干啥用?

  发射土著自己搞的土制榴弹?土著脑子又没病……就这破土制榴弹就不配用昂贵无比的楚制臼炮,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