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92章 颂公亭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范质,说:“我去朝之后,政事堂的事务,由文素一肩而挑,职责之重,还望慎之。

  你范文素,什么都好,就是性情过烈,言语过刚。如今,位至首宰,听我一句衷言,需收敛脾性,和协诸僚,同心侍君。否则.”

  话犹未尽,但李涛没有再说下去了。

  察其状,听其言,范质一脸坦然,说:“性格一改,还是范文素吗?我为人处事,不求清誉,但愿无愧于心!至于身后之名,留待后人去说!”

  事实上,范质能够感受得到,李涛是在提醒他,要注意应对皇帝。如今,他的地位再度提高,不似从前了,遇事再一味地与皇帝顶牛,不是好事。皇帝再是宽宏海量,能容忍十次八次,还能忍百次、千次吗。

  “文素豁达啊!”不过,见其反应,李涛还是忍不住赞了句。

  环视一圈周边之景,尤其在背后的开封城间停留许久,似乎想要将东京印刻入脑海中,李涛喟然一叹:“老夫少时立大志,以匡济天下为己任,然宦海蹉跎数十年,唯大汉与我以施展之地。十载之任,亦足矣!”

  听其感慨,范质起身,注意到亭间梁柱、石面,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文字,仔细一看,却是一首首诗词,其下署名,有赵莹、窦贞固、甚至郭威。已经不可考,究竟是谁开的头,但后来者,都有效仿的意思。当然,普通的文人墨客,见着他一串署名,纵有诗兴,也不敢在亭间留下印记。

  范质指着那些刻痕印迹,饶有兴趣地对李涛道:“莒公诗才闻名朝野,此情刺景,何不作诗一首,以抒胸意?”

  闻言,李涛微微一愣,旋即也来了兴致,起身在亭间踱步。李承休见状,赶忙命人准备刻刀。斟酌许久,李涛开口吟唱道:“

  帝里高人宅,苍苔绕径深。

  卷帘山入户,摘叶鸟移林。

  石沼养龟水,月台留客琴。

  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

  亲自找了面干净的柱面,将所作之诗,刻在上边,李涛露出了点洒脱的情绪。

  “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范质呢喃了句,笑道:“莒公之心,尽在其中啊!”

  “莒公,千言万语,化为二字:珍重!”转过身,范质认真地朝其拱手道。

  “多谢!”

  正欲动身起行,道路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心有所感,放眼望去,却是皇帝身边的内侍行首张德钧在几名的大内侍卫的护送下飞驰而来,直奔颂公亭。

  “莒公慢行!”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