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道殊途,但亦同归_诸天武道从武当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恶、爱憎等,对坐法,控制呼吸等的修炼,是为外修法,而后者是对精神上的思想、道德的综合修炼,尤其重视禅定,是为内修法。

  用浅显的话说就是瑜伽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也是应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学。

  瑜伽的最终目标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驾御肉身感官,以及能驯服似乎永无休止的内心。感官的集中点就是心意,能够驾御心意,即代表能够驾御感官,通过把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这些技巧不但对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也能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

  过了几天后,戴道晋便动身离开了。

  在路途上,戴道晋依然在体悟自己的所得。

  他发现,中国的武学传承里,佛门武学的思想和瑜伽术尤为相近。

  他又不由得想到,印度瑜伽术随着佛教禅法东传,唐时传有天竺按摩法,宋时传有婆罗门导引法,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少林寺修禅,传有《洗髓经》和《易筋经》。

  佛门的武学讲究“禅武合一”,瑜伽术也提出动静一如;佛门武学有内外功法,瑜伽也有内外修支;佛门武学强调模仿动物的五式,瑜伽术也有龙、蛇、黾、鹳等座法;佛门武学有数息法,瑜伽也有调息观。

  戴道晋琢磨了一下,佛门武学东传之后,虽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被中国同化,发展也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但其中依然有着古瑜伽术的影子。

  甚至后来,道门,魔门,儒家这些流派,在大环境中,也都彼此碰撞,相互影响。

  一边赶路,一边体悟。

  戴道晋前世修的便是内家真气,自然不会单单眼中只有国术,再说,体悟这些不同的武学思想,对自己也大有裨益,毕竟大道虽殊途,但亦同归。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